乳腺癌切除5年后手臂肿胀怎么办

乳腺癌切除5年后手臂肿胀可通过淋巴水肿康复训练、压力治疗、皮肤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乳腺癌术后手臂肿胀通常与淋巴回流障碍、感染、肿瘤复发等因素有关。
术后淋巴水肿常因腋窝淋巴结清扫导致淋巴循环受阻。专业康复师指导下的徒手淋巴引流可促进淋巴液回流,配合低强度抗阻训练如握力球锻炼、上肢抬举运动,能增强肌肉泵作用。需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下垂患肢,训练频率以不加重肿胀为度。
梯度压力袖套是保守治疗的核心措施,日间佩戴可产生8-15mmHg压力差,夜间需解除。严重水肿者可分阶段使用多层绷带加压包扎,配合间歇气压泵治疗。压力治疗需持续3-6个月,期间定期评估肢体周径变化,调整压力强度。
淋巴水肿肢体易发生蜂窝织炎,需每日用pH5.5弱酸性清洁剂清洗,涂抹尿素软膏预防皲裂。出现皮肤发红、发热时可能提示感染,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抗感染。避免患肢采血、注射或测量血压,蚊虫叮咬后及时消毒处理。
慢性淋巴水肿可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严重感染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肿瘤复发导致的肿胀可能需要卡培他滨片等化疗药物。中药制剂如迈之灵片对轻度水肿有一定缓解作用,但需监测肝功能。
顽固性淋巴水肿可考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或淋巴结移植术,术后需结合康复训练。肿瘤局部复发引起的肿胀可能需要二次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认性质。所有术式均存在感染、血栓等风险,需充分评估获益比。
患者应每日测量双侧上肢周径差,记录肿胀变化情况。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避免患肢提重物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乘坐飞机时需提前穿戴压力袖套。定期乳腺专科随访,通过超声或MRI排除肿瘤复发可能。出现突发性肿胀加重、皮肤溃烂或发热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