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型肿瘤是什么病变的

关键词: #肿瘤
关键词: #肿瘤
涎腺型肿瘤是起源于涎腺组织的病变,主要包括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黏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基底细胞腺瘤等类型。涎腺型肿瘤多为良性,少数可能恶变,具体性质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
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涎腺良性肿瘤,好发于腮腺,生长缓慢且边界清晰。肿瘤由上皮和间质成分混合构成,质地韧且表面光滑。患者通常无疼痛感,但长期存在可能增大压迫周围组织。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复发概率较低。
腺样囊性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具有侵袭神经和血管的特性。常见于小涎腺,表现为缓慢生长的硬结,可能伴随疼痛或面瘫。肿瘤呈筛状或管状结构,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需广泛手术切除联合放疗,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
黏液表皮样癌恶性程度差异较大,根据细胞分化分为高、中、低三级。肿瘤含黏液细胞和表皮样细胞,可能引起涎腺区域肿胀或溃疡。高级别类型生长迅速且易转移,治疗需手术切除并辅以放化疗,低级别预后较好。
腺泡细胞癌是低度恶性涎腺肿瘤,多见于腮腺,由腺泡样细胞构成。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但可能侵犯周围组织。病理可见细胞质内酶原颗粒,手术彻底切除是关键,复发率约15%,远处转移少见。
基底细胞腺瘤为良性肿瘤,好发于老年女性腮腺区。肿瘤由基底样细胞排列成实性或梁状结构,与皮肤基底细胞瘤相似。生长缓慢且包膜完整,手术切除后极少复发,预后良好,无须辅助治疗。
发现涎腺区域无痛性肿块或生长迅速的肿物时,应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或头颈外科。日常需避免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保持口腔卫生,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复查,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并注意保持饮食清淡以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