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手术后出血什么原因

乳腺癌手术后出血可能与手术创面渗血、凝血功能障碍、血管损伤、感染或肿瘤复发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避免延误治疗。
手术创面渗血是术后早期出血的常见原因,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手术过程中切除范围较大或止血不彻底时,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可能出现缓慢渗血,表现为切口敷料持续渗血或引流液呈鲜红色。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术前可能存在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情况,术后易出现广泛渗血或血肿形成,常伴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表现。血管损伤多因术中误伤较大血管导致,出血量较大且迅速,可能引发休克症状。
术后中晚期出血需警惕感染或肿瘤复发。切口感染可导致血管壁腐蚀破裂,多伴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常见于术后1-2周。肿瘤复发引起的出血多表现为迟发性创面渗血或乳头溢血,可能伴随皮肤橘皮样改变或新发肿块。对于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放疗后血管脆性增加也可能导致反复少量出血。
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或上肢过度用力。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的变化,定期更换敷料。饮食上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出现持续出血、血肿增大或发热等症状时须立即返院检查,必要时进行超声、血常规或二次手术探查。术后按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避免擅自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