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是肝癌高危人群,如何评估风险?查这5个指标可判断

关键词: #乙肝
关键词: #乙肝
乙肝病毒携带者最怕听到"肝癌"两个字,但你知道吗?其实肝癌不是突然发生的,它会在身体里留下蛛丝马迹。就像天气预报能预测暴雨,医学检查也能帮我们预判风险。今天教你用科学方法给自己的肝脏"把把脉"。
1、乙肝病毒DNA定量
这个检查能告诉你体内病毒复制有多活跃。数值越高,说明病毒在肝细胞里"搞破坏"的力.度越大。建议每3-6个月查一次,数值超过2000IU/ml就要特别注意。
2、肝功能检查
转氨酶(ALT/AST)就像肝脏的"报.警器"。数值持续异常,说明肝细胞正在受损。但要注意,有些人即使肝功能正常,肝脏损伤也可能在悄悄发生。
3、甲胎蛋白(AFP)
这个指标被称作"肝癌风向标"。数值超过20ng/ml就要警惕,但别慌,妊娠、肝炎发作时也会暂时性升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判断。
4、肝脏超声
无创又经济的检查方式,能发现直径1cm以上的肿块。建议每6个月做一次,肝硬化患者最好3个月查一次。检查前记得空腹太久,否则胆囊收缩会影响观察。
5、肝脏弹性检测
新型无创检查,通过测量肝脏硬度来判断纤维化程度。数值超过7.4kPa提示明显纤维化,超过12.5kPa要当心肝硬化可能。
1、无缘无故觉得累
那种休息也缓解不了的疲劳感,可能是肝脏代谢功能下降的信号。
2、皮肤变黄
眼睛发黄、小便颜色加深,提示胆红素代谢异常,医学上叫黄疸。
3、肚子莫名变大
不是发胖,而是腹水征兆,轻敲腹部会有"咚咚"的水波感。
4、皮肤出现蜘蛛痣
中心红点,周围辐射状血丝,按压会消失,常见于前胸和颈部。
1、抗病毒治疗要规范
该用药时别犹豫,但切记不能擅自停药。就像灭火不能看到火小了就关水龙头。
2、戒酒是铁律
酒精和乙肝病毒是"最佳损友",两者相遇会让肝癌风险翻倍增加。
3、定期检查不能省
就算各项指标都正常,也要保持至少每半年一次的检查频率。肝癌早期就像"隐形人",等有症状时往往为时已晚。
记住,乙肝病毒携带不等于一定会得肝癌。有位坚持规范随访20年的患者,各项指标比很多健康人还好。关键是把监测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每天刷牙一样自然。现在就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吧,给自己的肝脏办张"体检年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