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可以从哪些检查查出来

胰腺癌可通过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内镜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等方式诊断。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CA19-9是胰腺癌最常用的血清标志物,约80%患者会出现升高。CEA、CA125等标志物也可辅助诊断。但需注意,胆道梗阻、胰腺炎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标志物轻度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血液检测无创便捷,适合作为初筛手段。
增强CT能清晰显示胰腺形态、肿瘤位置及周围血管侵犯情况,是首选检查方法。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可评估胆管和胰管梗阻程度,PET-CT有助于发现远处转移。超声检查操作简便,但易受肠道气体干扰,对早期小病灶检出率较低。
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或手术切除获取组织标本,经病理检查可明确癌细胞类型及分化程度。这是确诊胰腺癌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操作,可能存在出血、胰瘘等并发症风险。
将超声探头经内镜置入十二指肠,能近距离观察胰腺实质及周围淋巴结,对小于2厘米的肿瘤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影像学。同时可进行穿刺活检,特别适合胰头癌的早期诊断。
对于影像学难以判断的可切除性病例,腹腔镜能直观评估肿瘤与血管的关系、腹膜转移等情况。创伤小于开腹手术,可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但需全身麻醉,存在气腹相关并发症可能。
长期吸烟、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病史者属胰腺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腹部超声筛查。出现不明原因上腹痛、体重下降、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完善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确诊后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或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案,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酒精摄入,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