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粘液性囊腺瘤

关键词: #胰腺
关键词: #胰腺
胰腺粘液性囊腺瘤是一种胰腺囊性肿瘤,多为良性但存在恶变可能,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确诊需结合病理活检。
胰腺粘液性囊腺瘤多见于胰体尾部,女性发病率较高。肿瘤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囊内充满粘稠液体,囊壁可能形成乳头状突起。与浆液性囊腺瘤不同,粘液性囊腺瘤具有潜在恶性倾向,尤其当出现囊壁结节或间隔增厚时需警惕癌变。
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上腹部隐痛、饱胀感或压迫症状。部分患者因体检偶然发现,少数病例可能伴随体重下降或黄疸。若肿瘤压迫胃部可引起进食后不适,压迫胆管可能导致胆汁淤积。
超声检查可作为初筛手段,CT和MRI能清晰显示囊肿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有助于评估胰管受累情况。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可能提示恶变风险,但最终确诊依赖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或术后病理检查。
直径超过3厘米或存在恶性征象的肿瘤建议手术切除,常用术式包括胰体尾切除术或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对于年轻患者或肿瘤位置特殊的病例,可能需要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情况。
完整切除的良性粘液性囊腺瘤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较高。术后每6-12个月需进行影像学复查,监测胰腺功能变化。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控制血糖水平,出现持续性腹痛或消化异常应及时就诊。
胰腺粘液性囊腺瘤患者术后应注意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等,避免暴饮暴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但需避免腹部剧烈运动。术后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按医嘱完成随访检查。若出现持续发热、切口渗液或严重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