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是否需要手术呢

肠梗阻是否需要手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多数情况下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部分情况需手术干预。
肠梗阻患者若无肠管血运障碍、无腹膜炎体征且症状较轻,通常采用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等保守治疗。胃肠减压可减轻肠道压力,静脉补液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配合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控制感染。部分患者可尝试灌肠促进排便排气,常用药物包括开塞露、甘油灌肠剂等。这类患者经保守治疗24-48小时症状多能改善。
当出现持续性腹痛加重、腹膜刺激征、发热、白细胞升高或影像学显示肠管缺血坏死时,需紧急手术解除梗阻。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导致的机械性梗阻、肠扭转等需行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先天性畸形如肠闭锁需行肠造瘘术。术后需继续抗感染治疗,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并逐步恢复肠内营养。
肠梗阻患者恢复期应遵循流质到半流质饮食过渡,避免食用糯米、竹笋等难消化食物。日常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腹部手术后患者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反复腹胀、呕吐需及时复查,肠梗阻易复发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术后康复阶段可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