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胖是病吗

儿科编辑 医普小新
14次浏览

关键词: #肥胖 #小儿

小儿肥胖属于疾病范畴,医学上称为儿童肥胖症。儿童肥胖症主要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内分泌异常等原因引起,可能伴随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脂肪肝等并发症。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评估,通过科学饮食管理和运动干预控制体重。

1、遗传因素

部分儿童肥胖与家族遗传倾向相关,父母双方或一方肥胖可能增加子女患病概率。这类患儿常表现为自幼体重增长过快,常规饮食控制效果有限。需通过基因检测结合专业营养评估制定干预方案,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奥利司他胶囊等药物辅助治疗。

2、饮食失衡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过量零食摄入是主要诱因,患儿多喜食油炸食品和含糖饮料。典型表现为体脂集中在腹部和四肢近端,可能合并黑棘皮病体征。建议家长采用分餐制控制热量,增加蔬菜水果比例,避免饮用碳酸饮料。

3、运动不足

电子设备使用时间过长会显著减少身体活动量,部分学龄期儿童每日运动时间不足半小时。这类患儿心肺耐力较差,运动时易出现气促。应保证每天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如游泳、篮球等有氧项目,避免久坐行为。

4、内分泌疾病

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可能导致病理性肥胖,患儿常伴有生长迟缓、皮肤紫纹等特异性表现。需进行皮质醇节律检测和甲状腺功能筛查,确诊后可选用甲巯咪唑片或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病因治疗。

5、心理因素

情绪性进食在学龄儿童中较常见,部分患儿通过暴食缓解焦虑或抑郁情绪。这类情况往往伴随夜间进食综合征,需心理评估后开展行为矫正治疗,必要时可短期使用盐酸氟西汀分散片调节情绪。

家长应定期监测儿童身高体重增长曲线,避免盲目使用成人减肥方法。建议每周记录饮食和运动情况,培养规律作息习惯。学校体检发现体重超标时,应及时到儿科或临床营养科就诊,通过人体成分分析等专业评估制定个体化减重方案,切忌自行服用减肥药物或过度节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