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心率过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儿童心率过快可能与遗传因素、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肌炎等原因有关。心率过快通常表现为安静状态下心跳超过年龄正常值,伴随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部分儿童存在家族性窦性心动过速,可能与基因变异导致的自主神经调节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家长需定期监测孩子心率变化,避免剧烈运动。若伴随胸闷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药物调节心律。
感染性疾病引起的体温升高会导致代谢加快,体温每上升1摄氏度心率约增加10-15次/分钟。家长需及时测量体温,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同时补充水分。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等疾病,退热后心率多能恢复正常。
缺铁性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代偿性加快搏动以满足供氧需求。患儿可能出现指甲凹陷、食欲减退等症状。建议检查血常规,确诊后可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补铁药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日常增加瘦肉、动物肝脏摄入。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新陈代谢,表现为多食消瘦、易怒暴躁伴持续性心动过速。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治疗常用甲巯咪唑片抑制激素合成,严重者可考虑放射性碘治疗。家长需注意避免给孩子摄入含碘量高的海产品。
病毒感染后心肌细胞受损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常见于感冒后1-3周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需进行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重症需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恢复期应限制体育活动3-6个月。
日常家长应培养孩子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食品。运动时注意监测心率变化,选择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为宜。定期记录静息心率,若学龄儿童安静心率持续超过120次/分钟或伴随晕厥、胸痛等症状,须立即就医。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有助于维持正常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