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藓的症状有哪些

扁平苔藓的症状主要有皮肤紫红色扁平丘疹、黏膜白色网状条纹、瘙痒、甲板变形以及口腔黏膜糜烂等。扁平苔藓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累及皮肤、黏膜、毛发和指(趾)甲,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异常、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
皮肤损害表现为多角形紫红色扁平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直径约2-5毫米,常见于手腕、前臂、踝部等部位。丘疹可孤立存在或融合成片,部分患者可见到特征性的魏克姆纹。轻度瘙痒较为常见,抓挠可能导致皮损加重或继发感染。皮肤病变通常持续数月至数年,部分可自行消退。
口腔黏膜是扁平苔藓最常累及的部位,表现为双侧颊黏膜、舌缘等处的白色网状或树枝状条纹,称为威克姆纹。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黏膜充血或轻微疼痛,进食辛辣食物时不适感加重。长期存在的口腔病变可能增加癌变风险,需定期随访观察。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症状,夜间可能加重。瘙痒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难忍不等,持续搔抓可导致皮肤苔藓样变或继发感染。瘙痒可能与局部神经纤维增生和炎症介质释放有关,严重时可影响睡眠质量。
指(趾)甲受累时表现为甲板变薄、纵嵴、甲床分离或甲板缺失,严重者可出现翼状胬肉样改变。甲损害通常进展缓慢,可能伴随甲周皮肤紫红色斑块。甲病变治疗难度较大,部分患者可能遗留永久性甲畸形。
部分患者口腔黏膜可出现糜烂或溃疡,表现为黏膜表面破损、疼痛明显,影响说话和进食。糜烂面可能覆盖假膜,周围可见白色网状条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愈合较慢,容易复发,需注意与口腔白斑等疾病鉴别。
扁平苔藓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摩擦皮损部位。日常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尤其是口腔受累者。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洗护产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有助于减少皮肤刺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口腔病变患者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皮肤病变持续不愈或加重时,建议尽早就诊皮肤科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