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分度与分型

唇腭裂的分度与分型主要依据裂隙的解剖位置、范围及严重程度进行划分,临床常用分型包括单侧/双侧、完全性/不完全性等,分度则根据裂隙累及软硬腭的程度分为Ⅰ-Ⅲ度。
唇腭裂分型以解剖学特征为核心。单侧唇裂指裂隙仅出现在一侧上唇,可能伴随同侧牙槽突裂;双侧唇裂表现为两侧上唇对称或不对称裂开,常合并双侧牙槽嵴裂。完全性唇腭裂指裂隙从唇红缘贯穿至鼻底,鼻翼基底明显移位;不完全性唇腭裂仅有部分组织未融合,鼻畸形较轻。隐性唇裂表现为皮肤黏膜连续但肌层中断,需结合触诊确诊。
Ⅰ度唇腭裂仅累及软腭,悬雍垂分叉但硬腭完整;Ⅱ度裂延伸至硬腭前部,牙槽突未受累;Ⅲ度裂贯穿整个腭部与牙槽突,常伴发上颌骨发育异常。Simonart带是评估分度的重要标志,指不完全性唇裂中残留的皮肤黏膜条索。软腭肌肉的附着异常程度直接影响语音功能障碍的严重性。
亚黏膜腭裂表现为黏膜完整但肌层缺损,需通过鼻咽内镜确诊。VanderWoude综合征相关唇腭裂多伴下唇凹陷,属于综合征型颅面裂。Robin序列征的特征是小颌畸形、舌后坠与U型腭裂三联征,需关注气道管理。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中,左侧单侧裂占比超过60%,可能与胚胎发育时左侧上颌突融合延迟有关。
锥形束CT可明确牙槽突裂的骨缺损范围,分为齿槽嵴裂、齿槽突完全裂及颌骨后缩型。MRI能评估腭肌群发育状态,对预测术后语音功能有重要意义。三维超声在产前诊断中可识别胎儿腭穹窿连续性中断,但孕20周前检出率较低。鼻咽纤维镜用于评估腭咽闭合功能,将闭合不全分为冠状、矢状及环形三种类型。
LAHSHAL系统用字母标注裂隙部位:L代表左侧唇裂,A为牙槽裂,H为硬腭裂,S为软腭裂。Kernahan带图分类法用几何图形标记受累区域,便于手术规划。Veau分类将腭裂分为Ⅰ-Ⅳ型,其中Ⅳ型为双侧完全裂伴牙槽突缺损。国际颅面裂分类将唇腭裂归入第1组裂隙,再细分为9个亚型。
唇腭裂患儿需在出生后3个月内完成多学科评估,包括整形外科、耳鼻喉科及语音治疗师联合诊疗。喂养时应使用特制奶瓶避免呛咳,定期监测中耳功能预防渗出性中耳炎。术前正畸治疗可改善牙弓形态,术后需持续进行语音训练至学龄期。建议家长每3-6个月复查颌面部发育情况,青春期可能需二次骨移植手术。成年患者应关注牙周健康及咬合关系,必要时进行正颌手术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