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止血的药物包括

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止血的药物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止血药、胃黏膜保护剂等。消化性溃疡出血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呕血、黑便、贫血等症状。
质子泵抑制剂能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面愈合,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出血,可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使用该类药物可能出现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需警惕骨质疏松风险。
H2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组胺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常用药物有法莫替丁片、雷尼替丁胶囊、西咪替丁片等。法莫替丁片可用于轻中度消化性溃疡出血,能缓解上腹痛、反酸等症状。该类药物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肝功能异常者慎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能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内脏血流,常用药物有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注射用生长抑素适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可降低门静脉压力。使用期间需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血糖波动。
止血药能促进凝血过程,常用药物有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等。氨甲环酸注射液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发挥止血作用,适用于活动性出血患者。有血栓形成倾向者禁用,用药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
胃黏膜保护剂可在溃疡面形成保护膜,常用药物有硫糖铝口服混悬液、枸橼酸铋钾颗粒、胶体果胶铋胶囊等。硫糖铝口服混悬液能吸附于溃疡表面,促进黏膜修复,适用于伴有胃黏膜糜烂的出血。长期服用可能引起便秘,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使用。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急性期需禁食,出血控制后可逐渐过渡至流质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纤维食物。恢复期应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过热过硬食物,限制咖啡、浓茶摄入。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规范完成抗菌治疗,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定期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