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反复发作怎么办?最新指南力荐通络药物,复发风险降四成

许多房颤患者认为,做完射频消融手术就万事大吉,回家“躺平”即可。然而,现实却往往给患者泼上一盆冷水——术后房颤复发率居高不下,成为横亘在患者康复路上的“拦路虎”。如何破解这一难题?2025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给出了答案:通络药物参松养心胶囊被权威推荐用于房颤术后管理,可降低复发风险40%,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
房颤术后:康复之路“一波三折”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不仅会导致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还可能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房颤的主流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一直是临床上的棘手问题。据统计,房颤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后,一年内复发率高达30%至50%。这意味着,即使手术成功,患者仍需面对房颤再次发作的风险。而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其副作用和长期疗效的不确定性,让患者和医生都倍感棘手。
当前,房颤治疗存在“有效药物少,长期安全性不足,术后复发率高”等痛点,尤其是术后复发问题,让许多患者陷入“手术-复发-再手术”的恶性循环。
通络药物:为房颤术后复发难题提供新方案
正当医患双方为房颤术后复发问题一筹莫展时,一款名为参松养心的通络药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款药物基于中医络病理论研发,由人参、麦冬、山茱萸等多味中药组方而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的功效。它不仅能够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阻断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机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慌心悸、气短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
更重要的是,参松养心在房颤术后复发预防方面展现出确切疗效。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牵头完成的“参松养心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能够显著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一年内的复发风险达40%,同时显著降低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房颤负荷,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权威推荐:中西医结合防治房颤成新选择
正是基于这样高质量的循证研究成果,《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首次推荐通络药物参松养心胶囊用于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及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防复发。
《指南》明确指出,“对于阵发性房颤,可单独使用中药参松养心胶囊(Ⅱa,B)维持窦性心律,也可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使用。”“参松养心胶囊可用于阵发性房颤窦性心律维持,效果与普罗帕酮相当,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一年内复发风险40%,显著降低术后3个月及6个月房颤负荷(房颤持续时间和房颤发生频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首次发生房颤/房扑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术后康复,科学管理是关键
房颤术后的康复,需要规范用药、调整生活方式、定期监测三管齐下:
规范用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参松养心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健康生活:避免熬夜、过量饮酒或咖啡,控制体重,适度运动。
定期随访:术后定期复查心电图,监测心律变化。
中西医结合,共筑健康防线
面对复发的风险,我们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策略。参松养心的权威推荐,不仅为房颤患者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案,更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树立了新的标杆。未来,随着更多高质量循证研究的发布和临床应用的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参松养心将在房颤治疗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