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腹膜后肿瘤什么意思

左侧腹膜后肿瘤通常指发生在左侧腹膜后间隙的占位性病变,可能来源于脂肪、神经、淋巴或胚胎残留组织等,需通过影像学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左侧腹膜后肿瘤包括脂肪肉瘤、神经鞘瘤、畸胎瘤等。脂肪肉瘤多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包块,CT显示脂肪密度混杂;神经鞘瘤起源于神经鞘细胞,MRI可见边界清晰的均匀信号;畸胎瘤含毛发、牙齿等成分,超声可见囊实性混合回声。这些肿瘤早期常无症状,随体积增大会压迫输尿管或肠道。
肿瘤增大后可出现左侧腰背部隐痛、腹胀或排尿困难,压迫输尿管可能导致肾积水,引发腰部绞痛。部分患者因触及腹部包块就诊,恶性病变可能伴有体重下降或低热。神经源性肿瘤可能引起下肢麻木或放射痛,需与腰椎疾病鉴别。
增强CT或MRI是首选检查,能明确肿瘤位置与周围血管关系。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可帮助确定病理类型,但需避开大血管。PET-CT用于评估恶性肿瘤全身转移情况。实验室检查需包括肿瘤标志物如CA125、AFP,排除其他系统肿瘤转移。
手术完整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需根据肿瘤性质决定切除范围。良性肿瘤预后较好,脂肪肉瘤等低度恶性肿瘤需扩大切除防止复发。无法手术者可采用放疗或靶向治疗,如舒尼替尼用于晚期肉瘤。术后需定期复查腹部影像,监测复发迹象。
发现腹膜后肿瘤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破裂出血。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术后早期需禁食并监测引流液,恢复期加强蛋白质摄入促进伤口愈合。若出现持续发热或切口渗液需警惕感染。
确诊左侧腹膜后肿瘤后应限制高胆固醇饮食,减少脂肪摄入以降低代谢负担。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提重物或弯腰动作,定期进行腹部超声复查。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出现不明原因消瘦或疼痛加重需及时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