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种常见眼科疾病及症状用药

18种常见眼科疾病主要包括结膜炎、干眼症、麦粒肿、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飞蚊症、黄斑变性、睑缘炎、虹膜炎、视神经炎、泪囊炎、眼睑痉挛、翼状胬肉、眼外伤、屈光不正、沙眼等。这些疾病可能表现为眼红、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布林佐胺滴眼液等药物。
结膜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过敏原引起,表现为眼红、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细菌性结膜炎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病毒性结膜炎可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过敏性结膜炎可选用色甘酸钠滴眼液。急性期需避免揉眼,用冷敷缓解症状。
干眼症与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有关,常见症状为眼干涩、灼烧感、视疲劳。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可缓解症状,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环孢素滴眼液。建议减少屏幕使用时间,保持环境湿度。
麦粒肿是睑板腺急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眼睑红肿热痛。早期可热敷促进排脓,化脓后需切开引流。可外用红霉素眼膏,严重者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避免挤压病灶,保持眼部清洁。
角膜炎多由感染或外伤导致,症状包括剧烈眼痛、畏光、视力下降。细菌性角膜炎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真菌性用那他霉素滴眼液,病毒性用阿昔洛韦滴眼液。需及时治疗以防角膜穿孔。
青光眼以眼压升高为特征,急性发作时有头痛、恶心、虹视。常用降眼压药物包括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需定期监测眼压,晚期可能需小梁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白内障表现为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晶状体混浊。早期可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延缓进展,成熟期需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视网膜脱离有闪光感、视野缺损等症状,需紧急处理。孔源性脱离需激光封堵或巩膜扣带术,牵拉性脱离可能需玻璃体切割术。术后保持特殊体位,避免剧烈活动。
飞蚊症是玻璃体混浊导致的眼前黑影飘动,生理性无需治疗。病理性可能需玻璃体切割术,可试用卵磷脂络合碘片改善症状。突然加重需排查视网膜病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分干性和湿性,表现为中心视力下降。干性型可补充叶黄素,湿性型需雷珠单抗眼内注射。戒烟并控制血压血糖有助于延缓进展。
睑缘炎是睑缘慢性炎症,有鳞屑、痂皮附着。需每日热敷清洁睑缘,外用夫西地酸滴眼液。合并螨虫感染可用茶树油湿巾。避免化眼妆,补充维生素B族。
虹膜炎表现为眼痛、睫状充血、瞳孔缩小。急性期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糖皮质激素如氟米龙滴眼液抗炎。需排查强直性脊柱炎等全身性疾病。
视神经炎导致突发视力下降、色觉异常。多与多发性硬化相关,需静脉注射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配合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急性期需卧床休息。
泪囊炎有流泪、脓性分泌物,新生儿多见。急性期用头孢呋辛酯片抗感染,慢性期需泪道探通或鼻腔泪囊吻合术。每日按摩泪囊区有助于引流。
眼睑痉挛是不自主眨眼或闭眼,可能由疲劳或面肌痉挛引起。轻症热敷缓解,重症需注射A型肉毒毒素。减少咖啡因摄入,保证充足睡眠。
翼状胬肉是结膜增生侵入角膜,初期可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消炎。影响视力需手术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后需防晒防尘避免复发。
眼外伤包括角膜擦伤、眼球穿通伤等。表浅损伤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愈合,严重外伤需急诊手术。伤后禁止揉眼,佩戴防护镜。
屈光不正含近视、远视、散光,需验光配镜矫正。青少年近视可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进展,成人可选激光手术。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秒。
沙眼由衣原体感染引起,有滤泡增生、角膜血管翳。急性期用红霉素眼膏,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反复感染导致睑内翻需手术矫正,注意个人卫生。
日常需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看电子屏幕,阅读时保持适当光线和距离。出现持续眼红、眼痛、视力骤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勿自行长期使用含激素眼药水。饮食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蓝莓等食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防视网膜病变。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尤其40岁以上人群及高度近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