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疫苗打了发烧正常吗

小儿麻痹症疫苗注射后出现低烧是正常的免疫反应。接种疫苗后发热可能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个体敏感度差异、接种后护理不当、潜在感染或疫苗成分过敏等因素有关。
疫苗中的灭活病毒或减毒成分会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这一过程可能引起短暂低热,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通常持续1-2天可自行消退。此时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保持休息环境通风,避免过度包裹衣物。部分儿童因体质敏感可能出现较强反应,但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的情况较为少见。
若发热伴随持续哭闹、食欲显著下降或精神萎靡,需警惕合并其他感染。极少数对疫苗辅料过敏的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或皮疹,这种情况需要医疗干预。疫苗相关发热与病毒性感染的发热在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上有明显区别,后者往往伴有咳嗽腹泻等感染征象。
建议家长在接种后24小时内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采用物理降温时用温水擦拭颈部和四肢,避免使用酒精。记录发热起止时间和最高温度有助于医生判断发热性质。接种后48小时仍持续发热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可能。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观察是否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