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身心疾病科门诊

神经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0次浏览

关键词: #疾病

身心疾病科门诊是专门诊治心理因素与躯体症状相互影响所致疾病的临床科室,主要处理焦虑症抑郁症、功能性胃肠病、慢性疼痛等心身交互性疾病。

1、诊疗范围

身心疾病科门诊涵盖由情绪压力引发的躯体化症状,如紧张性头痛肠易激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这类疾病常表现为反复就医但检查结果无器质性异常,患者多伴有失眠、食欲改变等心理症状。科室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通过评估心理状态与生理指标的关联性明确诊断。

2、特色技术

该门诊常应用自主神经功能检测、压力激素水平测定等量化评估手段,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正念训练等心理干预。对于伴有明显躯体症状者,可能联合使用帕罗西汀片、度洛西汀肠溶片等抗抑郁药物,或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等抗焦虑药物改善症状。

3、多学科协作

科室与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建立转诊机制,当患者出现呕血、持续胸痛等预警症状时及时转介。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复杂病例,常联合精神科、康复科开展会诊,制定包含药物治疗、经颅磁刺激等综合方案。

4、就诊流程

初诊通常包括90分钟详细问诊,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等工具评估,必要时安排动态心电图、胃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复诊侧重治疗效果追踪,调整药物剂量或心理干预频率,部分医院提供团体治疗工作坊。

5、适应人群

长期承受工作压力的职场人群、更年期女性、慢性病患者等是高危人群。当出现持续躯体不适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时建议就诊,早期干预可预防症状慢性化。儿童青少年患者需家长陪同,采用游戏治疗等特殊评估方式。

建议就诊前整理症状日记记录不适发生时间与情绪变化,避免空腹或饮用咖啡因饮料影响评估准确性。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配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定期复诊反馈用药反应。家属应避免质疑患者症状真实性,共同参与家庭治疗改善支持系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