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急性肠胃炎发烧,一直退不了

宝宝急性胃肠炎伴随持续发热可能是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急性胃肠炎患儿发热不退可能与肠道炎症未控制、继发感染或补液不足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并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是婴幼儿急性胃肠炎常见病因,可导致持续3-5天的中低度发热。患儿常伴有蛋花汤样水便、呕吐等症状。治疗需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配合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尿量,每2-3小时测量一次体温。
沙门氏菌或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可引起高热不退,大便可能带有黏液或血丝。医生可能建议查血常规及大便培养,确诊后需使用头孢克肟颗粒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家长需按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不可自行停药。
频繁呕吐腹泻会导致体液丢失,脱水状态下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轻度脱水表现为口唇干燥、尿量减少,中重度脱水可能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除使用口服补液盐散外,家长可少量多次喂食米汤或苹果汁,每次5-10毫升,间隔15分钟。
钠钾代谢紊乱可能引起持续低热,常伴随精神萎靡、肌无力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居家护理时可喂食含钾的香蕉泥或土豆泥,但呕吐剧烈时应禁食4-6小时。
胃肠炎患儿因呕吐易引发中耳炎,表现为揪耳朵、哭闹不安。需耳鼻喉科检查确诊,必要时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家长哺乳时应保持45度角体位,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
护理期间保持室内26-28度,穿单层棉质衣物利于散热。发热超过38.5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24小时内不超过4次。饮食先从米油、焦米汤开始,逐步过渡到烂面条、苹果泥。注意奶瓶餐具每日煮沸消毒,便后及时清洁臀部预防尿布疹。若出现嗜睡、抽搐、呼吸急促等表现需立即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