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低血糖有什么症状和危害

儿童低血糖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慌、颤抖、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低血糖可能影响脑部发育,长期反复发作可能造成认知功能损害。
儿童低血糖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会出现面色苍白。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长时间未进食或剧烈运动后,可能伴随手脚冰凉。家长需立即给孩子进食含糖食物,如果汁、糖果等,并监测症状变化。
低血糖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会导致全身冷汗,以额头、手心等部位明显。出汗往往突然发生且与温度无关,可能伴有皮肤湿冷。家长需及时擦拭汗液防止着凉,同时补充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引起心跳加快、手部细微震颤,儿童可能主诉心里难受或表现为坐立不安。这种情况常见于胰岛素过量或进食不足时,建议家长测量血糖后给予15克葡萄糖制剂。
大脑葡萄糖供应不足会导致头晕目眩、四肢无力,儿童可能出现站立不稳或拒绝活动。这与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有关,家长应让孩子平卧休息,喂食饼干等缓释糖类食物。
严重低血糖时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言语不清、嗜睡等神经低糖症状,甚至发展为抽搐昏迷。这种情况与脑功能严重抑制有关,家长需立即就医处理,医生可能使用葡萄糖注射液或胰高血糖素进行治疗。
家长应定期监测儿童血糖水平,保证规律饮食并随身携带应急糖块。对于糖尿病患儿需严格遵医嘱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空腹运动。出现反复低血糖需排查胰岛素瘤、遗传代谢病等病因,日常注意观察记录发作时间与诱因,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学龄儿童可教育其识别早期症状并学会求助,学校应配备血糖检测设备和应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