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处皮肤破损怎么办

静脉曲张处皮肤破损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药物、压力治疗、抬高患肢、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静脉曲张处皮肤破损通常由静脉高压、皮肤营养不良、外伤、感染、溃疡等因素引起。
静脉曲张处皮肤破损后需立即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溶液清洗创面,清除表面污染物。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可选择苯扎氯铵溶液进行温和杀菌。消毒后保持创面干燥透气,每日重复进行2-3次,防止细菌定植。若伴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建议家长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
浅表破损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或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合并湿疹样改变时可短期应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溃疡创面需配合使用藻酸盐敷料吸收渗液,严重者需联用银离子敷料控制感染。所有外用药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延长用药周期。
在创面无急性感染情况下,应穿戴医用弹力袜或缠绕弹力绷带。二级压力袜可提供30-40mmHg压力值,能有效改善静脉回流,减轻下肢淤血。每日晨起前穿戴,夜间休息时去除,持续使用6个月以上。压力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皮肤耐受性,出现疼痛或新发破损需及时调整压力等级。
日常休息时将下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20-3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每日累计抬高时间不少于3小时,可与踝泵运动交替进行。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小腿,但需避免膝关节过度屈曲。该措施能降低静脉内压力,减少创面渗出,配合压力治疗效果更显著。
对于反复溃疡或深静脉功能不全者,可考虑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或腔内激光闭合术。手术能消除静脉反流,从根本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术后需继续压力治疗3-6个月,创面较大者可能需配合植皮手术。所有术式选择需经血管外科评估,合并急性感染时需先控制感染再手术。
静脉曲张皮肤破损患者日常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每1小时活动踝关节促进血液回流。选择低盐高纤维饮食,控制体重减轻下肢负荷。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冬季注意保暖防止皮肤干裂。洗澡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清洁后及时涂抹保湿霜。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发现血栓形成需立即就医。创面愈合后仍需长期穿戴医用弹力袜,预防溃疡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