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肠炎都有什么症状

病毒性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发热、脱水等症状。病毒性肠炎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于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病毒性肠炎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样便或稀便,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多,可能伴有少量黏液。腹泻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严重时会引起脱水。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通常持续3-7天,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一般持续1-3天。腹泻期间要注意补充水分,可适量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
病毒性肠炎患者常出现反复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样液体。呕吐可能导致进食困难,加重脱水风险。婴幼儿呕吐时家长需注意防止误吸,可将患儿头部侧向一边。呕吐剧烈时可暂时禁食2-4小时,待呕吐缓解后少量多次补充液体。
病毒性肠炎引起的腹痛多为阵发性脐周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能伴有肠鸣音亢进。腹痛通常在排便后暂时缓解。婴幼儿腹痛时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蜷缩身体等。热敷腹部可能有助于缓解腹痛症状,但若腹痛持续加重或局限在某一部位,需警惕其他急腹症可能。
病毒性肠炎患者可能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发热通常持续1-3天,若体温超过39℃或发热持续超过3天,需考虑合并其他感染可能。发热期间要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适当减少衣物,保持环境通风。高热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或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
频繁腹泻和呕吐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精神萎靡等。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中重度脱水需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脱水症状,特别注意婴幼儿前囟凹陷程度、哭时有无眼泪等脱水征象。
病毒性肠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汤、稀粥等,避免油腻、高糖食物。注意手卫生和饮食卫生,患者的餐具、衣物应单独清洗消毒。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脱水、血便、持续高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出现病毒性肠炎症状时更需密切观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