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细菌性感冒症状

小儿细菌性感冒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脓涕、咽痛、精神萎靡等。细菌性感冒通常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能与免疫力低下、接触感染者、季节变化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常规等检查并合理用药。
细菌感染可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出现38℃以上持续发热。患儿可能出现面色潮红、畏寒或手脚冰凉,发热时需定时测量体温。若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家长需注意观察发热是否伴随皮疹或抽搐。
细菌侵袭呼吸道黏膜会引起刺激性干咳或带痰咳嗽,痰液多呈黄绿色脓性。咳嗽剧烈时可能伴有胸痛或呕吐,夜间症状可能加重。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化痰。家长应保持室内湿度,避免冷空气刺激。
鼻腔黏膜感染会导致脓性分泌物增多,鼻涕黏稠呈黄绿色,可能堵塞鼻腔影响呼吸。婴幼儿可能出现拒奶、烦躁。可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严重时需医生评估是否使用呋麻滴鼻液。家长需用吸鼻器帮助清理分泌物,注意动作轻柔避免黏膜损伤。
咽部充血肿胀会导致吞咽疼痛,患儿可能拒绝进食或哭闹不安。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表面可能有脓性渗出物。医生可能推荐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症状,配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抗感染。家长可给予温凉流质饮食,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咽喉。
细菌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会引起嗜睡、反应迟钝、活动减少等全身症状,与普通病毒性感冒的活跃状态明显不同。可能出现食欲显著下降或尿量减少,提示病情较重。需警惕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应及时进行血培养等检查。头孢呋辛酯颗粒等药物需足疗程使用。
患儿患病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注意与其他儿童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但无须盲目使用免疫增强剂。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不退或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处理。痊愈后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等预防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