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吃坏东西呕吐怎么办

婴儿吃坏东西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腹部按摩、服用益生菌、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婴儿吃坏东西呕吐通常由食物变质、食物过敏、胃肠功能紊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婴儿呕吐后需暂停进食1-2小时,待胃肠休息后从少量清淡流食开始喂养,如米汤、稀释后的配方奶。避免给予油腻、高糖或难消化食物,逐步恢复至正常饮食。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清淡。
呕吐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溶液,每次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喂一次。观察婴儿是否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6个月以上婴儿可适当给予稀释的苹果汁或米汤补充电解质。
家长可顺时针轻柔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不适。按摩时手掌温度要适宜,力度以婴儿不抗拒为准,每次按摩2-3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按摩后保持婴儿俯卧位有助于气体排出。
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需用温水或奶液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注意选择适合婴儿年龄段的剂型,储存时需冷藏。
若呕吐伴随发热、血便、精神萎靡、持续拒食或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细菌性胃肠炎可能需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轮状病毒感染可口服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家长需记录呕吐频率、性状及伴随症状供医生参考。
家长需注意婴儿餐具消毒,避免喂食存放过久或冷藏不当的食物。哺乳期母亲应忌口生冷刺激性食物。恢复期可适当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如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日常注意观察婴儿排便情况,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防止尿布疹。若症状反复或加重,需及时儿科就诊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