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有息肉大便会出血吗

肠道有息肉可能会导致大便出血,但并非所有息肉都会引起该症状。肠道息肉通常分为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类型,其中腺瘤性息肉出血概率较高。若息肉表面糜烂或受粪便摩擦破损,可能出现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便,血液可能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混于其中。
体积较大的息肉更容易因机械刺激导致出血,尤其是直径超过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出血量通常较少,表现为间歇性便血,可能伴有黏液分泌。部分患者排便时会有肛门坠胀感或排便习惯改变。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引发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
少数情况下无痛性便血可能是息肉恶变的信号,尤其伴有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等症状时。遗传性息肉病综合征患者出血风险显著增加,这类息肉往往多发且癌变概率高。肠镜检查可明确息肉位置、大小及性质,同时能进行活检或切除治疗。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有便血、家族史或长期高脂饮食者。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排便习惯。发现便血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