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鼻炎检查方法

儿童过敏性鼻炎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鼻内镜检查、鼻分泌物涂片检查、鼻激发试验等方法确诊。过敏性鼻炎主要由遗传因素、环境过敏原刺激、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等症状。
皮肤点刺试验是诊断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常用方法,通过将少量过敏原提取液滴在前臂皮肤,用点刺针轻刺观察局部反应。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15-20分钟即可读取结果。若出现直径超过3毫米的风团伴红晕则为阳性,提示对相应过敏原敏感。常见检测项目包括尘螨、花粉、霉菌、动物皮屑等。检查前需停用抗组胺药物3-7天,避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特定过敏原对应的IgE抗体水平,适用于皮肤条件不佳或服用抗过敏药物的儿童。该方法可定量检测过敏原种类及致敏程度,检测范围覆盖吸入性、食物性等上百种过敏原。结果分为0-6级,级别越高提示过敏反应越强。但该检查成本较高,出报告需等待2-3个工作日,且不能完全替代皮肤试验。
鼻内镜检查能直观观察儿童鼻黏膜状态,使用直径2.7-3.5毫米的细径内窥镜经前鼻孔进入鼻腔。过敏性鼻炎患儿典型表现为鼻黏膜苍白水肿、下鼻甲肥大、清水样分泌物附着。该检查可同时评估是否合并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结构异常,检查过程约5分钟,需家长配合固定患儿头部以减少不适感。
鼻分泌物涂片检查通过采集鼻腔分泌物染色镜检,主要观察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常超过5%,合并感染时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该方法辅助鉴别过敏性鼻炎与感染性鼻炎,但需注意取样前24小时避免使用鼻喷激素。对于配合度差的幼儿,可使用专用吸痰器轻柔吸取分泌物。
鼻激发试验通过让儿童吸入定量过敏原观察鼻部反应,主要用于科研或疑难病例诊断。试验前后需测量鼻阻力、记录症状评分,阳性表现为鼻痒、喷嚏发作及鼻塞加重。该检查需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单位进行,存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风险,故临床常规应用较少。通常作为皮肤试验与血清学检查的补充验证手段。
确诊儿童过敏性鼻炎后,家长应定期用生理海水清洗鼻腔,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每周高温清洗床品,避免使用绒毛玩具。春秋季花粉浓度高时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防花粉口罩。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避免已知过敏食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发展成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