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手术后刀口鼓包

关键词: #手术
关键词: #手术
支架手术后刀口鼓包可能是皮下血肿或脂肪液化引起的,通常与术后压迫不当、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轻微鼓包可通过局部热敷缓解,若伴随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处理。
支架手术后刀口出现鼓包多发生在术后1-3天内,常见于腹股沟穿刺部位。早期表现为局部皮肤隆起,触诊有波动感但无压痛,多由小血管渗血形成皮下血肿导致。此时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出血,可使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部分患者因脂肪组织对缝线反应产生液化,形成质地较软的包块,这种情况需由医生判断是否需穿刺引流。
当鼓包直径超过3厘米、持续增大或伴随皮肤发红发热时,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活动性出血。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更易出现此类情况,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性质。术后72小时内出现的进行性增大鼓包,可能提示动脉穿刺点假性动脉瘤形成,这种情况必须立即介入治疗。高龄患者或皮下脂肪较薄者,也可能因缝线牵拉导致皮肤局部凸起,但通常无渗出液。
支架术后需每日检查手术切口,3天内避免穿刺侧肢体负重。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观察期间禁止自行挤压或穿刺鼓包。术后2周内出现新发鼓包需排除迟发性血肿,建议复查凝血功能。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减少血管内压力,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促进代谢。若鼓包持续1个月未消退,需考虑瘢痕增生可能,可咨询医生使用硅酮敷料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