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动脉
关键词: #动脉
主动脉夹层可通过紧急就医、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外科手术、术后康复等方式处理。主动脉夹层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外伤、妊娠等因素引起。
主动脉夹层属于危急重症,一旦出现突发性剧烈胸痛或背痛,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患者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静卧,避免任何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防止血压骤升导致夹层破裂。急救人员需优先稳定生命体征,快速完成心电图、CT血管造影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确诊后需立即使用静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和心率,常用药物包括硝普钠注射液、艾司洛尔注射液等β受体阻滞剂。镇痛可选用盐酸吗啡注射液缓解疼痛应激反应。药物治疗目标是将收缩压降至100-120毫米汞柱,心率控制在60次/分以下,为后续手术争取时间。
StanfordB型夹层可优先考虑血管腔内修复术,通过股动脉植入覆膜支架封闭内膜破口。该术式创伤较小,适用于破口位于降主动脉且无重要分支血管受累的情况。术后需监测是否出现内漏、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并长期随访主动脉重塑情况。
StanfordA型夹层需紧急行升主动脉置换术,必要时联合主动脉瓣成形或冠状动脉重建。传统开胸手术需在体外循环下切除病变血管段,置换人工血管。对于累及主动脉弓的复杂病例,可能采用冷冻象鼻技术进行分期修复。
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逐步过渡到口服降压药物如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康复期需严格控制血压,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主动脉CTA。建议戒烟限酒,保持低盐饮食,规律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
主动脉夹层患者出院后需终身控制血压,每日定时测量并记录,避免血压波动超过140/90毫米汞柱。饮食以低脂、低胆固醇、高膳食纤维为主,可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等食物。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舒缓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术后3个月、6个月及每年需复查CT评估主动脉情况,出现新发疼痛或晕厥需立即返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