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普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艾普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一定疗效,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并缓解症状。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由胃食管反流导致食管黏膜损伤引起,典型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艾普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通过阻断胃壁细胞氢钾ATP酶发挥抑酸作用,适用于轻中度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艾普拉唑的抑酸效果较持久,单次给药可维持胃内pH大于4的时间超过20小时,有助于食管黏膜修复。临床观察显示,使用艾普拉唑治疗4-8周后,约七成患者的内镜下食管炎愈合情况改善,烧心症状缓解率较高。该药物对夜间酸突破现象的控制优于部分同类药物,且对肝药酶CYP2C19的依赖性较低,个体差异较小。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头痛、腹泻等轻微不良反应,但发生率较低。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需配合生活方式调整以增强疗效。建议避免高脂饮食、巧克力、咖啡等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进食后2小时内不宜平卧。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20厘米,肥胖者需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胃酸分泌,避免穿紧身衣物以防腹压增高。若症状持续或出现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应及时复查胃镜排除巴雷特食管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