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的分类及处理措施

呼吸内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关键词: #气胸

气胸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创伤性气胸和医源性气胸三类,处理措施包括观察吸氧、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术等。气胸通常由肺大疱破裂、胸部外伤或医疗操作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1、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青少年,可能与肺大疱破裂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单侧胸痛和干咳。轻度气胸可采取卧床休息和吸氧,肺压缩超过20%需行胸腔穿刺抽气。若反复发作或存在持续漏气,可考虑胸腔镜手术切除肺大疱。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促进痰液排出,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

2、创伤性气胸

创伤性气胸由胸部穿透伤或肋骨骨折导致,常合并血气胸,需紧急处理。应立即封闭开放性伤口,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出气体和积血。严重者可能需要开胸探查止血,术后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氨甲环酸注射液控制出血,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3、医源性气胸

医源性气胸多因肺穿刺活检或中心静脉置管等操作引发,需立即停止操作并评估肺压缩程度。少量气胸可观察随访,中大量气胸需在影像引导下行细针抽吸。处理时可配合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稀释痰液,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避免咳嗽加重气胸。

4、张力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属于急危重症,表现为严重呼吸窘迫和纵隔移位,需立即用粗针头穿刺减压后改闭式引流。抢救同时应建立静脉通路,准备注射用肾上腺素应对休克,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预防应激性溃疡。此类患者需转入ICU持续监测血氧和血压变化。

5、慢性气胸

慢性气胸指持续超过3个月未愈者,可能因支气管胸膜瘘导致。除常规引流外,可向胸腔内注射50%葡萄糖溶液促进胸膜粘连。顽固性病例需行胸膜固定术,术后使用注射用糜蛋白酶溶解纤维蛋白,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气胸患者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乘坐飞机,戒烟并预防呼吸道感染。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搭配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恢复期间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但3个月内禁止潜水、跳伞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若出现胸闷加重或发热需及时复诊,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肺复张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