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引起婴幼儿意外伤害的因素

儿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关键词: #幼儿 #婴幼儿

幼儿意外伤害可能由误吞异物、跌倒坠落、烧烫伤、溺水、窒息等因素引起。家长需加强看护,及时排查环境隐患,避免意外发生。

1、误吞异物

婴幼儿可能误吞硬币、纽扣电池、玩具零件等小物件,导致消化道梗阻或穿孔。家长需将危险物品放置在婴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玩具。若发生误吞,应立即就医,避免催吐或自行处理。

2、跌倒坠落

婴幼儿头部比例大且平衡能力差,容易从床、沙发、楼梯等高处跌落。家长需安装防护栏,避免将婴幼儿单独留在高处。发生跌落时需观察是否有呕吐嗜睡等异常表现,必要时及时就医检查。

3、烧烫伤

热水、热汤、电热器具等均可能造成婴幼儿皮肤烫伤。家长应将热源远离婴幼儿活动区域,洗澡时先放冷水再兑热水。若发生烫伤,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不要涂抹牙膏等物质,严重时需送医处理。

4、溺水

婴幼儿可能在洗澡桶、马桶、水桶等浅水区域发生溺水。家长需做到近距离看护,洗澡时不要离开,使用后及时排空容器中的水。一旦发生溺水,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

5、窒息

婴幼儿可能因被子遮盖、塑料袋套头、细小食物卡喉等原因导致窒息。家长需避免给婴幼儿食用坚果、果冻等高风险食物,睡眠时使用专用睡袋而非厚重被子。发现窒息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

预防婴幼儿意外伤害需要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定期检查家居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因素。为婴幼儿选择适龄安全的玩具和用品,避免让其接触细小物品和危险物品。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处置。同时要注意培养婴幼儿的安全意识,通过游戏等方式教导其识别危险。若发生意外伤害,应及时就医,不要延误治疗时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