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和子痫的区别

妊娠高血压和子痫是两种不同的妊娠期并发症,妊娠高血压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子痫则是在妊娠高血压基础上出现抽搐或昏迷。妊娠高血压可能发展为子痫前期或子痫,子痫属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严重阶段。
妊娠高血压是指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且无蛋白尿等其他器官损害表现。子痫是在妊娠高血压或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抽搐或昏迷,可能伴有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状。
妊娠高血压通常仅有血压升高,可能伴随轻微头晕或水肿。子痫患者除高血压外,会出现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等典型癫痫样发作,抽搐可能反复发生,严重时导致昏迷。子痫发作前常有子痫前期的表现,如蛋白尿、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
妊娠高血压主要与胎盘形成异常、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子痫的发病机制更为复杂,涉及脑血管痉挛、脑水肿、脑出血等多因素,可能由胎盘释放的毒性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全身血管痉挛和内皮损伤,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放电。
妊娠高血压属于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通过密切监测和适当干预通常可控制。子痫属于产科急危重症,可能并发胎盘早剥、脑血管意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母婴安全,需要立即终止妊娠并采取抢救措施。
妊娠高血压以降压治疗、密切监测为主,可选用甲基多巴片、拉贝洛尔片等药物控制血压。子痫需紧急处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抽搐(硫酸镁注射液)、降压治疗,并尽快终止妊娠。硫酸镁是预防和治疗子痫抽搐的首选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等可用于控制严重高血压。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监测血压和尿蛋白变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上腹疼痛等预警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饮食上需控制钠盐摄入,保证优质蛋白和钙的补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确诊妊娠高血压后需严格遵医嘱治疗,预防病情进展为子痫前期或子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