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峡炎疱疹怎么治疗

咽峡炎疱疹可通过一般治疗、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咽峡炎疱疹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口腔卫生不良、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咽峡炎疱疹患者需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淡盐水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饮食以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缓解咽喉干燥疼痛症状,同时需保证充足休息。
口腔黏膜疱疹可涂抹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抑制病毒复制,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应用西地碘含片,疱疹破溃处可喷涂开喉剑喷雾剂促进创面愈合。用药前需清洁患处,避免继发感染。
抗病毒治疗可选用阿昔洛韦片或泛昔洛韦片,发热超过38.5℃时建议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合并细菌感染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配合匹多莫德口服液。所有口服药物均需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咽部肿痛明显时可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减轻水肿,配合半导体激光照射可加速疱疹消退。超声雾化吸入用α-糜蛋白酶可稀释分泌物,合并淋巴结肿大时可进行超短波理疗。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规范操作。
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咽峡炎伴腺样体肥大者,可考虑行腺样体切除术。疱疹导致咽喉严重梗阻时需紧急气管切开,合并扁桃体周围脓肿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手术治疗需严格评估适应症,术后需预防伤口感染。
咽峡炎疱疹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蒸蛋羹、鱼肉泥等,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建议选择散步等温和活动。家庭成员需分开使用餐具毛巾,患者用过的物品需煮沸消毒。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观察1周,出现反复发热或吞咽困难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