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灌肠的疾病是哪些

严禁灌肠的疾病主要有肠穿孔、严重肠梗阻、急性腹膜炎、肠道肿瘤晚期以及严重心血管疾病。灌肠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危险并发症,需严格遵医嘱操作。
肠穿孔患者严禁灌肠,因灌肠液可能通过穿孔处进入腹腔,导致感染性腹膜炎。肠穿孔多由外伤、溃疡或炎症性肠病引起,典型症状为突发剧烈腹痛伴腹膜刺激征。治疗需紧急手术修复穿孔,术后禁食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灌肠操作可能增加肠内压力,进一步扩大穿孔风险。
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禁止灌肠,灌肠液无法通过梗阻部位,可能引发肠管过度扩张甚至破裂。肠梗阻常见病因包括肠粘连、肠扭转或肿瘤压迫,表现为腹胀、呕吐及停止排便排气。治疗需胃肠减压,必要时行肠切除吻合术。灌肠可能加重肠壁缺血,诱发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急性腹膜炎患者灌肠会刺激炎症扩散,加重全身中毒症状。该病多继发于腹腔脏器穿孔,表现为全腹压痛、反跳痛及发热。治疗需禁食禁水,静脉输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必要时手术清除感染灶。灌肠可能破坏腹膜防御屏障,导致感染性休克。
晚期肠道肿瘤伴广泛浸润或出血时禁止灌肠,操作可能引起肿瘤破裂出血或癌细胞扩散。患者常见便血、肠腔狭窄及恶病质表现。治疗以姑息手术或放化疗为主,可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缓解症状。灌肠机械刺激可能加速肿瘤转移,增加肠瘘形成概率。
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慎用灌肠,因灌肠可能引发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跳骤停。这类患者常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治疗需绝对卧床,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改善心功能。灌肠时肠道压力变化可能加重心脏负荷,诱发心源性休克等危象。
对于存在灌肠禁忌证的患者,建议通过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改善便秘,或采用开塞露纳肛等局部刺激方式促进排便。日常需保持低渣饮食,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用力排便。若出现腹痛、便血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评估。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患者实施灌肠前,必须由医生全面评估适应证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