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源性低度恶性肿瘤分泌性癌

涎腺源性低度恶性肿瘤分泌性癌是一种罕见的涎腺肿瘤,属于低度恶性病变,主要发生在腮腺、颌下腺等大涎腺,也可发生于小涎腺。该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局部侵袭性较低,远处转移概率较小,但仍有复发风险。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需长期随访。
涎腺源性低度恶性肿瘤分泌性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基因重排有关,尤其是ETV6-NTRK3基因融合。患者通常表现为无痛性、缓慢增大的肿块,质地较硬,边界清楚,表面光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疼痛或压迫症状。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有助于评估肿瘤范围和周围组织受累情况。细针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可辅助诊断,但确诊需依靠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
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需保证足够的安全切缘。对于体积较大或位置特殊的肿瘤,可能需要联合邻近组织切除。术后一般无须辅助放疗或化疗,但存在神经侵犯、切缘阳性等高危因素时需个体化评估。患者术后应定期复查,包括临床检查及影像学评估,监测复发迹象。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出现新发肿块或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