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从肛门爬出来怎么办

肛肠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蛔虫 #肛门

蛔虫从肛门爬出需立即就医,可通过口服驱虫药物、保持肛周清洁、调整饮食、避免重复感染、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蛔虫病通常由误食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不良卫生习惯、免疫力低下、接触感染源、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

1、口服驱虫药物

蛔虫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磷酸哌嗪宝塔糖等驱虫药。阿苯达唑片能抑制虫体摄取葡萄糖,导致其能量耗竭死亡;甲苯咪唑片通过阻断虫体微管蛋白合成发挥作用;磷酸哌嗪宝塔糖适用于儿童,可麻痹虫体随粪便排出。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腹痛、头晕等反应,需观察排便情况。

2、保持肛周清洁

每次排便后需用温水清洗肛门,穿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蛔虫爬出可能导致肛周瘙痒,抓挠易引发继发感染。可临时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不适,但需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患儿需家长协助清洁,衣物床单应煮沸消毒。

3、调整饮食结构

治疗期间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量增加南瓜子、胡萝卜等富含植物碱类物质。生冷食物须彻底加热,水果需去皮食用。蛔虫喜甜厌苦,可短期食用苦瓜、黄连等苦味食物辅助驱虫,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4、切断传播途径

饭前便后必须用肥皂洗手,指甲修剪至短平。处理粪便后需彻底消毒,农村地区避免粪便直接施肥。儿童玩耍后家长监督洗手,宠物定期驱虫。土壤中的虫卵可存活数月,园艺工作建议戴手套。

5、监测与复查

驱虫治疗后2-4周需复查粪便虫卵,阴性结果需重复检测3次。家庭成员应同步检查,集体生活场所需全面消杀。反复感染者需排查免疫缺陷,慢性感染可能导致胆道蛔虫病等并发症。

预防蛔虫病需建立长期卫生管理机制,生熟食砧板分开使用,蔬菜水果流水冲洗3分钟以上。儿童玩具定期用沸水烫洗,避免吸吮手指。出现阵发性脐周痛、磨牙、食欲异常等症状时及时就诊。农村地区建议每半年预防性驱虫,雨季前后加强水源管理。治疗后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适度运动提升免疫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