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炎症状是什么

气管炎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发热等。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冷空气刺激、过敏原接触、吸烟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调理等方式缓解。
咳嗽是气管炎最常见的症状,早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转为湿咳并伴有痰液。咳嗽可能与气管黏膜受刺激有关,夜间或清晨症状可能加重。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通常持续1-2周,细菌感染可能持续时间更长。症状较轻时可多喝温水,避免冷空气刺激。若咳嗽严重影响休息,可遵医嘱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复方甘草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气管炎患者常出现白色黏液痰,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黄色脓痰。痰液黏稠可能与气管分泌物增多有关,咳痰困难时可适当抬高床头。症状较轻时可尝试蒸汽吸入帮助排痰。痰液较多或颜色异常时,可遵医嘱使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盐酸溴己新片、羧甲司坦口服溶液等祛痰药物。痰中带血或铁锈色痰需及时就医。
胸闷多因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导致气道狭窄所致,常在活动后加重。轻度胸闷可通过调整呼吸节奏缓解,避免剧烈运动。胸闷伴随喘息可能是气管痉挛的表现,可遵医嘱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持续加重的胸闷需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可能。
气促通常出现在气管炎病情较重时,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呼吸费力。轻微活动即感气促可能与气管炎症反应加重有关。出现气促时应立即休息,保持环境通风。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氧疗。慢性气管炎患者出现气促加重可能提示急性发作,需加强治疗。
病毒性气管炎可能出现低热,细菌感染可能引起中高度发热。体温不超过38.5℃时可物理降温,多饮水。体温超过38.5℃或持续发热超过3天,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退热药物。高热不退或伴随寒战可能提示严重感染,需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等检查。
气管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冷空气和刺激性气体。适量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痰液,建议每日饮用温水1500-2000毫升。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当食用雪梨、白萝卜等润肺食物。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可进行适度呼吸锻炼,如腹式呼吸,帮助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