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手足口病症状是什么样子

宝宝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疱疹、手足臀部皮疹,可能伴随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口腔内会出现散在的疱疹或溃疡,多分布在舌面、颊黏膜、硬腭等部位。疱疹初期为红色小点,随后形成灰白色溃疡,可能引起疼痛导致宝宝拒食、流涎。家长需注意观察口腔变化,避免给宝宝进食过热或刺激性食物。
手掌、足底及臀部会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直径2-4毫米,周围有红晕,通常不痛不痒。皮疹可能逐渐发展为小水疱,一般7-10天自行消退。家长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引发感染。
多数患儿会出现38-39℃的中低热,持续1-3天,部分可能无发热表现。发热期间家长应让宝宝多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由于口腔溃疡疼痛,宝宝可能出现食欲下降、拒食等情况。家长可准备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泥等,少量多次喂养。若持续24小时以上无法进食,需及时就医。
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精神差、嗜睡、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就医。重症病例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
手足口病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天,家长需每日清洁玩具、餐具等物品。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蒸蛋羹等,避免酸性水果刺激口腔溃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儿衣物应单独清洗消毒。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四肢发凉等症状,需立即前往医院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