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咳嗽怎么办

孩子发热咳嗽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孩子发热咳嗽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气候变化、吸入异物等原因引起。
孩子发热时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家长需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用温水浸湿毛巾后拧干,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导致寒战。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室温控制在24-26摄氏度,衣着宽松透气。若体温持续不降或超过39摄氏度,建议家长及时就医。
发热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加快,家长需督促孩子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6个月以上婴幼儿可适当饮用稀释的苹果汁或米汤,补充电解质。避免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或冷饮,以免刺激胃肠道。观察孩子排尿情况,若4-6小时无排尿或尿量明显减少,可能出现脱水,需立即就医。哺乳期婴儿应增加母乳喂养频次。
发热期间孩子胃肠功能减弱,家长应准备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可选择小米粥、南瓜粥、蔬菜泥等,少量多餐喂养。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咳嗽明显时可饮用温热的梨水或蜂蜜水缓解症状。保证充足营养摄入的同时,注意食物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口腔黏膜。
孩子发热咳嗽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可用于退热,布洛芬混悬液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咳嗽症状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止咳糖浆或氨溴索口服溶液。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颗粒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家长需严格按医嘱剂量给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
孩子持续发热超过3天,体温反复超过39摄氏度,或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皮疹等症状时,家长需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片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若确诊为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可能需要静脉输液或住院观察。就医时家长需详细描述孩子症状变化和用药情况。
孩子发热咳嗽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日测量体温3-4次并记录。保持居室空气清新,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恢复期适当减少活动量,保证充足睡眠。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遵医嘱完成整个疗程用药,不可擅自停药。若症状反复或加重,需及时复诊。平时加强锻炼,注意手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