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引起的阴道炎

阴道炎可能由阴道菌群失调、不良卫生习惯、激素水平变化、性传播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阴道炎通常表现为外阴瘙痒、白带异常、排尿疼痛、性交疼痛、阴道灼热感等症状。阴道炎可通过保持外阴清洁、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调节阴道菌群、提高免疫力等方式治疗。
阴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处于平衡状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可能导致阴道炎。常见诱因包括频繁使用抗生素、过度冲洗阴道、长期使用卫生护垫等。治疗可遵医嘱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定君生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等调节菌群药物,配合保持外阴干燥清洁。
不勤换内裤、经期卫生用品更换不及时、如厕后擦拭方向不当等都可能将致病菌带入阴道。建议选择棉质透气内裤,每日更换清洗;经期每2-4小时更换卫生巾;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出现症状时可使用洁尔阴洗液清洗外阴,但避免阴道内冲洗。
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后等雌激素水平下降阶段,阴道壁变薄、分泌物减少,防御能力降低。可表现为阴道干涩、灼热感。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普罗雌烯阴道胶丸、雌三醇乳膏等局部雌激素制剂,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
滴虫性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等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滴虫感染典型表现为泡沫状黄绿色白带,淋病常伴尿道刺痛。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性伴侣需同时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糖尿病控制不佳、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等情况会削弱免疫功能,易发生反复阴道感染。除控制基础疾病外,可遵医嘱使用氟康唑胶囊预防真菌感染,配合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预防阴道炎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不滥用洗液冲洗阴道。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出现白带异常、外阴瘙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抓挠患处。治疗期间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有过性生活的女性建议每年做一次白带常规检查。经期勤换卫生用品,避免使用带有香味的卫生巾或护垫。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风险,事后及时排尿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