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咳嗽有几种原因

婴儿咳嗽可能由生理性呛奶、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咳嗽是婴儿常见的防御性反射,需结合伴随症状判断病因,若出现发热、喘息或精神萎靡应及时就医。
婴儿胃部发育未完善,喂奶后平卧易引发奶液反流刺激咽喉。表现为偶尔单声咳嗽,无其他异常。家长需采用头高脚低体位喂奶,喂后竖抱拍嗝15分钟。若频繁呛咳需排查喂养姿势或奶嘴孔大小问题。
多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伴随鼻塞、低热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保持室内湿度50%以上有助于稀释痰液。
常见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支气管黏膜水肿导致刺激性干咳。后期转为带痰咳嗽,可能伴有喘息。医生可能开具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治疗,家长需观察呼吸频率是否超过40次/分。
细菌或病毒感染肺泡引发深部咳嗽,常伴发热、呼吸急促。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需胸片确诊。临床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抗感染,重症需住院静脉给药。
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全导致胃酸反流,常见进食后呛咳、弓背哭闹。建议少量多次喂养,使用稠厚型配方奶。医生可能推荐西甲硅油乳剂减少胃胀气,严重者需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
日常需维持室温22-24℃避免冷空气刺激,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保持呼吸道湿润。记录咳嗽频率、性质及伴随症状,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避免自行服用镇咳药物,尤其是2个月以下婴儿出现咳嗽必须立即就医。母乳喂养的母亲应减少辛辣食物摄入,人工喂养需确保奶瓶消毒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