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拉肚子呕吐怎么办

小孩子拉肚子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物理降温、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小孩子拉肚子呕吐通常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过敏、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小孩子拉肚子呕吐时,家长需暂停喂养固体食物,改为少量多次给予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及乳制品摄入,可尝试苹果泥或香蕉泥补充钾离子。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哺乳,但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清淡。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面条、馒头等低纤维食物,恢复期持续3-5天。
家长需每10-15分钟给予5-10毫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观察小便量及口腔湿润度,若4小时无排尿或出现眼窝凹陷需立即就医。可配合饮用淡茶水或胡萝卜汁补充电解质,禁止直接饮用白开水或运动饮料。补液期间记录每日体重变化,体重下降超过5%提示重度脱水。
当伴随发热时,家长需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避免包裹过多衣物。可使用退热贴敷贴额头,禁止酒精擦浴或冰敷。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且持续2小时以上,应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
细菌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病毒性腹泻禁用抗生素,可配合使用口服补液盐Ⅲ。呕吐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但需排除肠梗阻等禁忌证。所有药物使用不超过3天,症状未缓解须复诊。
出现血便、持续呕吐、意识模糊、皮肤弹性差等表现时,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到儿科急诊。就医时携带呕吐物或大便样本以备检测,详细告知发病前饮食及接触史。住院治疗可能涉及静脉补液、粪便培养及血电解质监测,严重病例需要禁食48小时以上。
家长应做好家庭环境消毒,患儿餐具需煮沸15分钟以上。恢复期继续补充锌制剂2周以上,帮助肠黏膜修复。未来1个月内避免摄入生冷食物,外出就餐选择彻底加热的食材。建议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季节性腹泻,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若体重增长迟缓需营养科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