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发病原因是什么

手足癣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常见原因有真菌接触感染、足部多汗潮湿、免疫力低下、共用污染物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足癣表现为皮肤脱屑、瘙痒、水疱或皲裂,需通过抗真菌治疗控制症状并预防复发。
皮肤直接接触被癣菌污染的土壤、动物或感染者皮屑可引发感染。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是最常见病原体,这类真菌在温暖潮湿环境中易繁殖。患者常因赤脚行走于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被传染,表现为趾间浸渍发白或足底鳞屑。治疗需外用联苯苄唑乳膏、酮康唑软膏等抗真菌药物,严重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长期穿不透气鞋袜导致足部潮湿,为真菌繁殖创造有利条件。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等群体发病率较高,特征为足弓及趾缝出现环形红斑伴脱屑。建议每日更换吸汗棉袜,保持足部干燥,可外用特比萘芬喷雾剂抑制真菌,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
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发生顽固性手足癣。真菌可侵犯甲板导致甲癣,表现为甲增厚、变色。此类患者需延长抗真菌疗程,如口服氟康唑分散片持续4-6周,同时监测肝功能。日常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接种传播。
混用拖鞋、毛巾或修甲工具可能导致家庭内交叉感染。絮状表皮癣菌可通过这些媒介传播,引发掌跖角化过度型癣菌病。患者接触过的物品需用沸水烫洗或消毒液浸泡,家庭成员应同步使用硝酸咪康唑散预防。
糖尿病患者末梢循环障碍和糖代谢异常会加重真菌感染,易发展成慢性溃疡。这类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选择渗透性好的环吡酮胺搽剂治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水杨酸制剂。定期检查足部皮肤,防止继发蜂窝织炎。
预防手足癣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透气性好的鞋袜并定期更换。避免赤脚行走于公共场所,不与他人共用鞋袜、毛巾等个人物品。出现持续瘙痒或皮肤破损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不可自行停药以防复发。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加强足部护理,定期进行真菌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