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出现贫血需要如何解决

尿毒症患者出现贫血可通过补充铁剂、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输血治疗、调整饮食结构、控制原发病等方式改善。尿毒症贫血通常与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铁代谢紊乱、红细胞寿命缩短等因素有关。
缺铁是尿毒症贫血常见原因,可遵医嘱使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琥珀酸亚铁片、硫酸亚铁缓释片等铁剂。治疗期间需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避免铁过载。铁剂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建议餐后服用。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是核心治疗药物,需皮下注射给药。使用时需严格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100-120g/L为宜。过量使用可能增加血栓风险,需配合抗凝治疗。
严重贫血或急性失血时需输注浓缩红细胞,但应避免频繁输血以防铁沉积。输血指征为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伴有明显缺氧症状。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铁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蛋黄等。同时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限制高磷食物。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体重。
加强透析充分性管理,维持每周3次规律血液透析或每日腹膜透析。积极控制高血压、钙磷代谢紊乱等并发症。终末期患者可考虑肾移植评估。
尿毒症贫血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铁代谢、营养指标等参数。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染。严格限制水分摄入,每日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3%-5%。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所有治疗均需在肾内科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