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中医怎么治疗

慢性咽炎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常用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穴位贴敷、代茶饮及饮食调理。慢性咽炎多因肺肾阴虚、脾胃湿热或外邪侵袭导致,表现为咽干、咽痒、异物感等症状。
根据证型选用不同方剂,肺肾阴虚可用养阴清肺汤,含生地、麦冬等成分,有助于滋阴润燥。脾胃湿热者适合半夏厚朴汤,含半夏、厚朴等药材,可化痰利咽。外感风热常用银翘散加减,含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成分。需由中医师辨证后开具具体方剂,避免自行用药。
选取列缺、照海、天突等穴位进行针刺,通过疏通经络改善局部气血循环。针对阴虚火旺型可加太溪穴滋阴降火,痰瘀阻滞型配合丰隆穴化痰散结。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10-15次为一个疗程,对缓解咽部充血和异物感效果较好。
将吴茱萸、细辛等药物研末后用醋调敷于天突、大椎等穴位,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药效。也可选用现成的咽炎贴含冰片、薄荷脑等成分,具有局部清凉镇痛作用。贴敷时间控制在4-6小时,皮肤敏感者需观察是否出现红疹等过敏反应。
日常可用罗汉果、胖大海泡水饮用缓解咽干,或取麦冬、玄参各10克代茶饮滋阴生津。金银花露适合风热型咽炎,含金银花、菊花等清热解毒成分。建议每日饮用800-1000毫升,避免过浓刺激胃肠。
忌食辛辣油炸及过咸食物,减少葱姜蒜等刺激性调料摄入。可适量食用雪梨、百合、白萝卜等润肺食材,烹饪以蒸煮为主。阴虚体质者避免羊肉、韭菜等温燥食物,湿热体质少食甜腻之品。配合规律作息有助于巩固疗效。
中医治疗期间需避免过度用嗓和接触粉尘烟雾,保持室内空气湿润。若出现咽痛加重或发热需及时复诊,排除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建议戒烟限酒,晨起淡盐水漱口有助于清洁咽部。长期咽喉不适者应定期进行喉镜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