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血液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0次浏览

关键词: #贫血 #小儿

小儿贫血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血常规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测定、骨髓穿刺检查、血红蛋白电泳等。小儿贫血可能与营养缺乏、遗传性疾病、慢性感染、造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贫血的基础项目,通过测量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可初步判断贫血程度及类型。缺铁性贫血常表现为平均红细胞体积减小,巨幼细胞性贫血则可能出现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该检查无需空腹,采指尖血或静脉血均可完成。

2、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是未成熟的红细胞,其计数能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再生障碍性贫血则可能降低。检查需采集静脉血,通常与血常规同步进行,有助于判断贫血属于增生性还是低增生性。

3、血清铁蛋白测定

通过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可评估体内铁储备情况,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依据。儿童正常值为12-300ng/ml,低于12ng/ml提示铁缺乏。该检查需空腹抽血,若同时检测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等指标,能更全面评估铁代谢状态。

4、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能直接观察造血细胞形态与数量,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具有确诊价值。操作时需局部麻醉,从髂骨或胸骨抽取少量骨髓液。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时采用,需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5、血红蛋白电泳

血红蛋白电泳可检测异常血红蛋白,用于诊断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等遗传性血红蛋白病。通过电泳分离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结合基因检测能明确具体分型。采集静脉血无需特殊准备,但部分医院需提前预约。

发现儿童有面色苍白、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时,家长应记录症状持续时间及伴随表现,避免自行补充铁剂。日常需保证膳食中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的摄入,维生素C有助于铁吸收。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贫血患儿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预防感染。检查后遵医嘱复诊,部分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