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煮水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养生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竹叶煮水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止渴等功效,主要用于缓解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症状。竹叶煮水的作用主要有清热解毒、辅助降火、促进代谢、缓解口腔炎症、改善睡眠质量。

1、清热解毒

竹叶性寒,归心经与胃经,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成分能中和体内热毒。对于暑热引起的心烦口渴或风热感冒初期症状,饮用竹叶煮水可帮助清除体内热邪。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避免加重腹泻。

2、辅助降火

竹叶中的绿原酸和芦丁等活性物质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对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或胃火旺盛引发的牙龈肿痛有缓解作用。可配合菊花或金银花同煮增强效果,连续饮用不宜超过7天。

3、促进代谢

竹叶含有钾离子和天门冬酰胺等利尿成分,能增加尿液排出量,帮助清除体内尿素氮和尿酸。适用于高尿酸血症患者辅助调理,但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替代药物治疗。

4、缓解口腔炎症

竹叶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用竹叶煮水漱口可减轻口腔溃疡疼痛和咽喉肿痛。建议每日漱口3-4次,每次含漱1-2分钟,严重感染需配合西地碘含片等药物。

5、改善睡眠质量

竹叶中的γ-氨基丁酸前体物质能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对心火亢盛引起的失眠多梦有一定改善作用。睡前2小时饮用200毫升温热的竹叶水效果较好,长期失眠者需排查焦虑症等病因。

竹叶煮水宜选用新鲜或干燥的淡竹叶,每次用量10-15克,煮沸后小火煎煮10分钟即可。体质虚寒、孕妇及糖尿病患者应谨慎使用,出现腹痛或过敏反应需立即停用。日常饮用时可搭配麦冬或甘草调和药性,连续饮用建议间隔2-3天,避免寒凉伤胃。治疗疾病时需在中医师指导下配合其他药物,不可单独依赖竹叶煮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