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专科查体描述

骨科编辑 医言小筑
0次浏览

关键词: #关节

踝关节专科查体主要包括视诊、触诊、活动度检查、特殊试验及神经血管评估等步骤,用于评估踝关节结构、功能及潜在病变。

1、视诊

观察踝关节皮肤有无红肿、淤青、破溃或畸形,如足内翻、足外翻等。对比双侧踝关节对称性,注意是否存在肿胀或肌肉萎缩。需记录局部皮温变化及静脉曲张情况,这些表现可能与创伤、炎症或血管病变相关。

2、触诊

系统触压踝关节骨性标志(内外踝、距骨、跟骨)及韧带附着点,检查有无压痛、骨擦感或异常肿块。重点评估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等常见损伤部位。触诊足背动脉搏动可初步判断血液循环状态。

3、活动度检查

被动活动测试背屈(正常20-30度)和跖屈(40-50度),主动活动要求患者完成踝泵运动。内外翻动作主要检查距下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可能提示骨折关节炎或肌腱损伤,伴疼痛需记录具体角度。

4、特殊试验

前抽屉试验评估距腓前韧带稳定性,内翻应力试验检测跟腓韧带完整性。Thompson试验用于跟腱断裂筛查,挤压试验辅助判断隐匿性骨折。这些专项检查需双侧对比,阳性结果具有明确诊断意义。

5、神经血管评估

检查足部感觉、肌力及反射,排除神经压迫损伤。触摸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搏动,观察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血管异常可能影响创伤恢复或提示血管病变,需结合踝肱指数等进一步检查。

完成查体后应根据结果选择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日常需避免踝关节过度负重,运动时佩戴护具。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或活动障碍应及时复诊,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可进行平衡训练增强本体感觉。康复期间建议穿戴硬底鞋保护关节,控制体重减轻负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