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痘疫苗还长水痘怎么办

关键词: #疫苗
关键词: #疫苗
接种水痘疫苗后仍可能感染水痘,但症状通常较轻。可通过局部护理、抗病毒治疗、预防继发感染、缓解瘙痒、密切观察等方式处理。水痘多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疱疹、发热等症状。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助于预防继发感染。疱疹未破溃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破溃后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避免抓挠疱疹,剪短指甲或佩戴棉质手套。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1-2次。
症状较重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片能抑制病毒复制,泛昔洛韦胶囊可缩短病程,更昔洛韦注射液适用于重症患者。发病后24-48小时内用药效果较好,可减轻发热和皮疹程度。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疱疹破溃后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局部可外用夫西地酸乳膏,严重感染者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出现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或持续发热提示感染加重,应及时就医。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患儿用品需单独清洗消毒。
剧烈瘙痒可能影响休息并增加抓挠风险。除炉甘石洗剂外,可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减轻过敏反应。冷敷患处能暂时缓解不适,避免使用热水烫洗。燕麦浴有助舒缓皮肤,将胶态燕麦粉加入37℃以下温水中浸泡10-15分钟。
接种疫苗后感染的水痘通常症状轻微,但需警惕并发症。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嗜睡、剧烈头痛可能提示肺炎或脑炎。免疫功能缺陷者可能出现播散性水痘,表现为内脏器官受累。患者应隔离至所有疱疹结痂,密切接触者需观察21天。
患病期间应多饮水,进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等发物。体温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退热,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恢复期可能出现疲倦乏力,应保证充足休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接种过疫苗者再次感染概率较低,但病毒可能潜伏在神经节,日后可能引发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