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常规检查有哪些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胃常规检查主要有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钡餐造影、胃功能检测、胃部超声等。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胃部疾病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内镜直接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病变。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可发现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检查过程可能引起短暂恶心不适,无痛胃镜可减轻反应。胃镜能同时进行活检或息肉切除等治疗操作。

2、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检测方法包括碳13/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检测及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呼气试验无创且准确率高,需停用抗生素和抑酸药2-4周后检测。阳性感染者需规范根除治疗。

3、钡餐造影

钡餐造影通过X线观察钡剂在消化道内的流动和分布,可评估胃的形态和蠕动功能。适用于无法耐受胃镜者,能发现胃下垂、贲门失弛缓、胃食管反流等结构异常。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钡剂排出。对早期黏膜病变的敏感性低于胃镜。

4、胃功能检测

胃功能检测包括胃酸分泌试验、胃排空检查等。胃酸检测通过插管收集胃液分析基础酸排量和最大酸排量,辅助诊断胃泌素瘤或萎缩性胃炎。胃排空检查采用核素标记食物或无线动力胶囊,评估胃轻瘫等功能障碍。检查需配合特定饮食方案。

5、胃部超声

胃超声通过高频声波成像观察胃壁层次结构,对胃部占位性病变有筛查价值。检查前需饮水500-800毫升充盈胃腔,无辐射且可重复进行。常用于儿童或孕妇的初步评估,但对浅表黏膜病变分辨率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进行胃部检查前应遵医嘱调整饮食和用药,胃镜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禁饮。长期胃部不适者建议每年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40岁以上人群可考虑定期胃镜体检。日常需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就医。检查结果应由专科医生综合评估,避免自行解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