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水痘与手足口病是两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原体、皮疹特征及伴随症状。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全身性瘙痒水疱;手足口病则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16型)导致,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为特征。
水痘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具有高度传染性,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通过粪-口途径或密切接触传播。两种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不同,水痘通常为10-21天,手足口病为3-7天。
水痘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多见于躯干和头面部,初期为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透明水疱,随后结痂,新旧皮疹可同时存在。手足口病皮疹集中于手掌、足底及口腔黏膜,表现为小而扁平的红色丘疹或水疱,口腔疱疹常伴疼痛,影响进食。
水痘患者常伴中低度发热、乏力,瘙痒明显,可能继发皮肤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多有高热,口腔溃疡导致拒食流涎,少数病例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炎或心肌炎。两种疾病均以儿童高发,但水痘成人感染症状更重。
水痘可能引发细菌性皮肤感染、肺炎或脑炎,孕妇感染可致胎儿畸形。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可能出现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肠道病毒71型感染更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两种疾病后病情均可能加重。
水痘可通过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预防,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片可用于治疗。手足口病尚无特效疫苗,以对症支持为主,口腔疱疹可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疼痛,皮肤疱疹可外涂炉甘石洗剂。两种疾病均需隔离至皮疹结痂或消退。
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疹,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密切观察体温及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呕吐、嗜睡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康复后需注意休息,水痘病毒可能潜伏于神经节引发带状疱疹,而手足口病痊愈后仍可能再次感染其他血清型病毒。